乐业县雅庭村:脱贫攻坚悄然蜕变
“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,感谢雅长乡的好干部,去年以来在他们的帮助下,我2018年光荣的脱贫啦。感谢,太感谢他们……”广西乐业县雅长乡雅庭村脱贫户王富论说,“因为送4个小孩子上学读书,家里面贫困不堪,我又没有什么文化,一直找不到脱贫的办法,近两年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助下,不仅帮我申请了公益岗位,让我当上了生态护林员,而且还利用改厨改厕等优惠项目维修了我的房屋,儿女上学有教育资助,可以有稳定增收、顺利脱贫了!”
雅庭村地处广西国有雅长林区内,属龙滩库区移民村,距雅长乡政府50公里、乐业县城102公里,是自治区划定的2016年脱贫摘帽的贫困村,全村辖8个自然屯397户1828人,涉及龙滩库区移民207户,贫困户共有81户348人,2016年已脱贫74户323人,贫困发生率降至1.37%。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摘帽,目前,除尚未脱贫的9户48人贫困户外,全村已整体实现“两不愁、三保障”,实现巩固和发展2016年、2017年、2018年脱贫成果。
“以前干部从县城到雅庭村下队,没有六七个钟头是到不了村部的,村里面的群众更是难外出,没车,山路不好走,有些群众一年都没有走出村子去到县城看看过,现在好了,平坦的水泥路修到家门口,出行难的大问题得到了解决。”村干部王丰情指着正在施工的上雅屯内道路水泥硬化项目感慨道:“自从县驻村工作队驻村以来,一直在争取这个项目,现在项目施工基本完成,大伙们高兴得很呢。”
交通问题一直都是村民祖祖辈辈的“心病”,过去只能通过挑、抬、扛等方式运送杂货物来维持生计,往往从家里出发去到集镇镇上,就得花上半日的时间,以至于收获的庄稼、果实、药材等均无法及时变现,而错过最佳交易时间,脱贫致富更是难上加难。
“要想富,先修路。”两年来,在村两委、驻村工作队员多方奔走下,雅庭村一条连接村外的水泥路便建成通车了。通村主干道39公里为6米宽路基4.5米宽路面的水泥硬化路,另7个自然屯通屯道路已全部建成4.5米宽路基3.5米路面宽的水泥硬化路,里程共30.05公里。水泥路通了,村民们情绪高涨得很,驻村工作组乘势而为,把公路修建向村组延伸、向住户延伸,初步实现了“组组通”“户户通”,从此道路不再成为当地发展的瓶颈。与此同时,驻村工作组还大力开展其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,结束了该村无路灯、无公厕、无手机信号的历史,群众使用上了清洁自来水,村民还有了文化读书室和健身活动中心。
“现在路通了,环境变好了,出入很方面,我们村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思路,也可以变得越来越清晰。”驻村第一书记韦贵龙说起雅庭村的变化,满脸尽是笑意。
为摆脱当前贫苦落后的生活状态,雅庭村“两委”及驻村工作队提出了实施“靠山吃山”的产业发展思路,决定在山中作文章。在巴福、巴立、巴秋、上雅4个“靠山”的屯发展养殖牛羊等草食动物产业,并协调林场,与群众合作改造原来出产率低下的传统粮食作物种植业,改种经济效益发展前景较好的板栗、芒果、油茶。截至目前,全村有“3+1”特色产业养殖牛、羊、马、猪等大牲畜1640头(匹),鸡鸭等家禽2400羽,规模养殖的农户达11 户;共种植有板栗690亩、油茶1048亩、芒果1360亩,种植50亩规模以上的农户有8 户。
雅庭村发展集体经济作为贫困村脱贫的“金钥匙”,探索多元化集体经济混合经营,以“农村村民合作社+农民专业合作+脱贫产业”、“1名党员致富能人+农民专业合作社+N户贫困户”等模式,将贫困户吸收到养殖合作社中来,把分散的养殖群众联合抱成团,降低养殖风险,把养殖资源和分散的养殖资金捆在一起,形成了多元化、全覆盖的扶贫产业,大力培育壮大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,实现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互惠共赢。
目前,全村已成立有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:富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实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,共有社员86户,覆盖全村贫困户46户182人;1个农村村民合作社,共有社员397户,覆盖全村农户1827人,覆盖率100%。
今年,雅庭村投资20万元资金到富民养殖专业合作社,发展黄牛1650头、山羊3800只、肉猪530头,实现了贫困户户均年增收2.6万元以上,集体经济年增收3.5万元以上;投资100万元集体资金引进专业种植户种植450芒果,现已全部完成种植并嫁接,成活率达93%以上,4至5年时间将给村集体经济带来6至8万的经济效益。通过多元化集体经济混合经营方式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“由无到有”、“由少到多”,村集体经济得到不断壮大。
如今,雅庭村正在发生“翻天覆地”的变化,雅庭村民们小康路上的幸福生活也过得越来越红火。(庞革平 冉涛)
(责编:庞冠华、许荩文)
上一篇:新浪专访雅庭副总裁何为:整装时代,如何拯救信任危机?
下一篇:没有了